视通科技
天道启科
维海德
当前位置:中国数字视听网首页 > 视频会议 > 动态 > 正文
快速搜索:

维海德助力浙商大探索智慧课堂新解法

——多机位协同打造教育录播“新基建”
2025年08月20日 16:37  来源:中国数字视听网  字体【   

【数字视听网讯】浙江工商大学(以下简称“浙商大”)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的省“双一流196工程”大学,拥有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大校区,师生人数将近4万人。作为教育部智慧教育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阵地,早在2019年,浙商大就已启动了智慧教学工程建设,一期打造了45间智慧教室及1个教学可视化中心,并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转型实践经验。

2025年,为进一步满足日常互动教学、精品课程建设、跨校区协作等场景需求,浙商大启动二、三期智慧教学工程,聚焦下沙校区 220 间教室的智能化升级。深圳市维海德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多款智能教学摄像机成功入选项目,以多机位协同助力学校完善和升级教育录播方案,构筑智慧教学的全新生态。


01 传统录播方案的“常态化”隐忧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教育录播是重要的应用场景,但在大规模应用中也暴露出诸多的痛点。

  

其一,是拍摄视角固定,导致录制的教学内容单一。

以往的录播设备,要么只能拍摄老师授课画面,要么仅能捕捉学生的部分场景。这种单一视角的录制方式,使得课堂画面单一,课后回顾的学生无法完整还原课堂情境。跨校区学习的师生也难以获得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影响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果。


而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学校往往会安排专人全程跟拍,或者部署更多的摄录设备。人工干预的滞后,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互动、突发的教学灵感迸发等关键瞬间,往往因设备调整不及时而错失录制,影响教学资源的完整性,这是其二。

其三,不同厂家的摄录设备,又带来了更多的设备管理和维护问题,徒增了学校的管理成本。

也因此,在二期三期项目中,浙商大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教学过程的自动化录制与资源共享,破解传统录播效率低、效果差、运维难的困局

02 三机位协同打造摄录新体验

针对浙商大在教育录播方面的痛点,维海德经过实际调研分析后,为学校打造了“硬件协同、算法智能、轻量化部署”三位一体的教育录播摄像系统。其核心在于三款维海德自研4K摄像机的协同作战与智能化处理。


三机位协同

场景摄录“0遗漏”

针对以往教学画面单一,维海德选用了三款专用摄像机,覆盖完整的教学场景。

JX200I 作为教师机安装在教室后墙,配备全景和特写双镜头,既能呈现教室全景教学画面,又能精准跟随老师移动,捕捉优质教学瞬间;JX1811K 作为学生机安装在教室前墙,不仅完成学生上课画面拍摄,其内置的 AI 算法还能自动统计学生出勤人数,检测学生起立与老师互动的过程并捕捉特写,让课堂互动无死角记录。JX2620 作为专门的板书画面摄像机部署在后墙,4K分辨率和 20倍光学变焦,可以清晰捕捉老师板书的每一个细节,解决了传统录播板书模糊的难题。


AI智能算法

无需人工干预

JX200I教师机和JX1811K学生机均搭载了维海德自研的AI图像识别和智能跟踪算法,可自动识别教学动态,如老师移动、学生起立等,智能切换摄像机全景或特写画面,教学内容呈现更加丰富。

两款摄像机均内置了AI导播算法,可对接学校导播台或者外置录播主机,实时切换不同机位采集的视频信号,确保画面始终呈现的是关键的教学内容。无需人工远程调整镜头视角或者切换摄像机位。而板书摄像机JX2620则配备了TOF激光辅助对焦仪,自动对焦板书画面,无惧镜头前老师移动干扰,确保线上师生观看体验。

PoE一线通

极简部署革命

维海德三款摄像机均支持 PoE 技术,仅需一条网线就能完成供电、控制和音视频信号传输。


极大简化了220间教室的布线成本和后期管理维护难度。与传统多线缆部署相比,维海德的解决方案为浙商大 220 间教室的规模化升级,减少布线施工时间达50%以上,大幅降低了后期维护压力。

03 构筑智慧教学新生态的基石

维海德自动化、高质量的录制模式落地,使得浙商大开展跨校区同步课堂、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学生课后复习回看变得简单易行,有力推动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也为全国高校提供了一种可复制和可规模应用的智慧录播应用新选择。维海德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daisy)

中国数字视听网微信公众平台:
搜索“数字视听网”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平台,开启视听行业新闻资讯新旅程!
明基
MAXHUB
快捷
产品关注排行
"扫一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