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兰
博世
雅马哈
当前位置:中国数字视听网首页 > 专业音响 > 综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专业音响的“中国制造”路程还能走多远

2011年02月22日 15:34  来源:中国数字视听网  作者:Andy  字体【   

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造”一词开始兴起,在当时,“中国制造”象征着一种先进的生产技能,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很多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走入国内,也让很多人认识到了“中国制造”的本来面目,从专业音响设备的层面来说,含有“中国制造”或者“Made in China”字样的产品,不过就是用国外某品牌的生产设备、制造工艺、产品标准以及生产流程,用我们廉价的劳动力来生产产品。

对于中国制造,尤其是在选择一些关于专业音响产品、家电类、数码类的产品,人们对于“中国制造”开始持怀疑的态度。专业音响的“中国制造”路程还能走多远?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中国自主研发的音响类产品在质量、性能上以及所用技术水平,对于国外同种产品来讲,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实中国的企业是有能力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但是那是需要在严格标准的基础上实现的。而很多音响厂家都依赖于中低端音响产品的研发生产,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昂贵的高端产品研发经费足以让这些企业窒息!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用于音频的先进技术水平并不是国内自主知识产权,这就意味着我们要花高代价购买技术使用权,仅靠国内技术,难以支持行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音响市场还是属于初级市场,对于产品的技术参数还没有多少用户了解。用户直接的反应主要是在价格方面,更不会在用户层面给予生产厂家反馈出什么具体技术要求。在如此急功近利的环境下,有多少厂商会踏实的去研发做好产品,因此一些厂商就只会偷工减料。

国内一些音响厂商还是简单的生产加工,没有做到真正高端产品领域的自主研发,总体上说,中国的音响行业都走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上,赚取的是最低廉的劳动价值,而不是产品核心使用价值,如果想获得高回报的利润,那么中国音响业的“中国制造”之路也该走到尽头了,音响企业就要着手开始研发民族品牌,自主设计产品的核心技术,自己搞市场调研,开发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以及主动去刺激潜在用户的需求,以真正的中国自主品牌去和国际品牌竞争,而那时,我们的廉价劳动力也会成为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

[雅马哈]MCR840
[雅马哈]MCR840
价格:2200元
[惠威]KX1000
[惠威]KX1000
价格:4000元
[瑞丰]TC15
[瑞丰]TC15
价格:面议
[RH]CFX121
[RH]CFX121
价格:面议
[RH]CFX81
[RH]CFX81
价格:面议
索尼
MAXHUB
快捷
产品关注排行